近几年,手机快充技术突飞猛进,安卓快充功率已超百瓦,iPhone也告别了五福一安,将充电功率提高至20W。可是为了“环保”,iPhone手机盒内不再附赠充电器,选购一款优质的充电器就成了很多用户的刚需。
相比苹果原装充电器,越来越多人倾向于选择性价比出色的第三方快速充电器,到底哪款充电器才是iPhone用户最好的选择呢?我挑选了热门的4款第三方20W充电器与苹果原装进行横评对比。
本次横评,我们将从基本规格、便携性、兼容性和充电性能4个维度来进行实测对比。为了测试结果能更直观地呈现,我将对各个维度进行打分,相加后总和成我对这款充电器的评价。评分标准如下:
横评标准 |
|||||||||
横评维度 |
基本规格 |
便携性 |
兼容性 |
充电性能 |
|||||
测试项目 |
输出 规格 |
价格 |
体积 |
重量 |
插脚 |
快充 协议 |
充电功率 |
充电速度 |
充电温度 |
评分标准 |
5 |
5 |
5 |
5 |
5 |
15 |
20 |
20 |
20 |
综合分数 |
100 |
为了阅读的连贯性,下文我直接用品牌名代称产品名,比如绿联代称绿联小金刚,安克代称安克Nano 20W,以此类推。
基本规格
首先,我们来看这5款充电器的基本规格,这个可直接从产品参数获取。5款均支持最大输出20W,并向下兼容18W,其中努比亚多了一个22.5W,用于给华为手机快充。输出电压方面,绿联和努比亚支持全电压输出,而苹果、安克和倍思不支持输出12V。
基本规格对比 |
|||||
样品 |
苹果 |
绿联 |
安克 |
倍思 |
努比亚 |
输出 功率 |
20W、18W |
20W、18W |
20W、18W |
20W、18W |
22.5W、20W、18W |
输出 电压 |
5V3A 9V2.22A |
5V3A 9V2.22A 12V1.67A |
5V3A 9V2.22A |
5V3A 9V2.22A |
5V3A 9V2.22A 12V1.66A 10V2.25A |
售价 |
149 |
49.9 |
79 |
55 |
59 |
评分 |
7.0 |
8.8 |
7.9 |
8.3 |
9.0 |
价格方面,苹果原装售价149元,其他4款售价均在80元以下,安克相对高一些,绿联、倍思、努比亚都在60元以内,其中绿联最亲民。
便携性
把这5款产品放在一起,谁大谁小其实就很好评定了,很明显苹果原装不敌4款第三方充电器。
从体积和重量来说,安克的表现更胜一筹,其次是绿联,倍思和努比亚体积也小,但是重量略重一些,都超过了40g,上手感受负重感比较强,但是相对于苹果原装来说,这4款已经都算得上非常轻巧了。
便携性对比 |
|||||
样品 |
苹果 |
绿联 |
安克 |
倍思 |
努比亚 |
体积 |
27*42*41 |
34.5*30*30 |
28*28*30 |
34*30*30 |
32*32*32 |
重量 |
58.2g |
37.5g |
31.4g |
43.2g |
41.9g |
插脚 |
直插脚 |
90°折叠脚 |
直插脚 |
直插脚 |
90°折叠脚 |
除此之外,是否能折叠收纳也是影响便携性的重要因素。5款充电器中,只有绿联和努比亚做了90°折叠插脚设计,折叠状态下的充电器显得更小,携带时更方便、不占空间,对于像我这样频繁出差或旅行的人比较友好,有折叠设计的都多给2分吧。
(gif)
便携性评分 |
|||||
样品 |
苹果 |
绿联 |
安克 |
倍思 |
努比亚 |
体积 |
2.0 |
4.5 |
4.8 |
4.6 |
4.4 |
重量 |
3.0 |
4.5 |
4.8 |
4.0 |
4.2 |
插脚 |
3.0 |
5.0 |
3.0 |
3.0 |
5.0 |
总分 |
8.0 |
14.0 |
9.6 |
8.8 |
13.4 |
值得一提的是,绿联和努比亚都做了外壳倒角圆弧设计,表面也都是亮面处理,上手圆滑不硌手。其他三款线条偏硬朗,握在手心上没有前两款舒适。
兼容性
看一款充电器的兼容性如何,主要关注它支持的快充协议,协议兼容越多,适用的设备也就越多,实用性也就越强。满载状态下,使用ZY1280电流表检测5款充电器所支持的充电协议。
5款充电器均支持PD3.0,努比亚兼容的协议最全面,倍思和绿联分别排位第二、第三。只有绿联和努比亚符合PPS规范,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绿联还支持QC4.0。
兼容性对比 |
|||||
样品 |
苹果 |
绿联 |
安克 |
倍思 |
努比亚 |
快充协议 |
PD3.0 BC1.2 |
PD3.0/2.0 QC4.0/3.0/2.0 PPS规范 FCP SCP BC1.2 |
PD3.0/2.0 QC3.0 |
PD3.0/2.0 QC3.0/2.0 AFC FCP SCP BC1.2 APPLE 2.4A |
PD3.0/2.0 QC3.0/2.0 PPS规范 AFC FCP SCP BC1.2 APPLE 2.4A |
总分 |
11.0 |
13.5 |
12.0 |
13.5 |
14.0 |
至于兼容的设备,5款产品大同小异,iPhone、安卓、iPad、Switch等设备均适用。
充电性能
充电速度
充电器的充电速度快不快,主要取决于它的充电功率,充电功率又分峰值功率和稳定充电功率,前者是充电器可以跑到最高的功率,后者是充电器给手机充电时的相对稳定功率,对充电速度的影响更大。在iPhone电量为5%的状态下,使用1.5米的C-C数据线,分别接入电流表读取数据。
这一测试中,5款充电器的峰值功率都非常接近20W,努比亚最高,达到19.9W;绿联、安克和倍思紧随其后,苹果最低,只到19.1W。
稳定充电状态下,绿联的充电功率最高,其次是安克,努比亚是我意想不到的,只有17.5W左右。
充电功率对比 |
|||||
样品 |
苹果 |
绿联 |
安克 |
倍思 |
努比亚 |
峰值功率 |
19.1W |
19.8W |
19.7W |
19.6W |
19.9W |
稳定充电功率 |
18.5W |
18.9W |
18.6W |
18.5W |
17.5W |
功率评分 |
|||||
峰值功率 |
9.1 |
9.8 |
9.7 |
9.6 |
9.9 |
稳定充电功率 |
9.4 |
9.7 |
9.6 |
9.4 |
8.5 |
总分 |
18.5 |
19.5 |
19.3 |
19.0 |
18.4 |
那么它们的实际充电速度如何?让我们进入下一个测试。
充电速度
特别说明一下,由于我手上只有一部iPhone12,所以我只能来回充放电给5款充电器做速度测试,总耗时20个小时。(不得不说苹果的续航能力是真不错,耗电慢,平均放电需要3个小时)。
iPhone12放电至自动关机后接通充电器开始测试,分别在5分钟、15分钟、30分钟和60分钟读取并记录数据。因为60分钟后基本都进入涓流(恒压小电流)模式了,所以这里就不做对比了。
经过漫长的等待,我终于得出了这组有意思的充电对比数据。
苹果:前5分钟速度比较慢,15分钟后速度开始加快,可惜30分钟没有充满60%;
绿联:起步快,充电30分钟充满60%,整体充电增速稳,60分钟就充到87%;
安克:前半段速度不快,30分钟未充满60%,在后半段表现比较惊艳;
倍思:起步慢,但整体充电增速也是比较稳的,整体在平均水平;
努比亚:起步快,可惜未能实现30分钟充60%的承诺,整体表现算平稳;
充电速度评分 |
|||||
样品 |
苹果 |
绿联 |
安克 |
倍思 |
努比亚 |
总分 |
18.8 |
19.5 |
18.0 |
18.5 |
19.0 |
充电温度
因为充电器的温度受周围环境温度影响,我特地加上了测试当天的环境温度24°C。
充电器在充电25~35分钟段速度最快,发热也会比较明显,所以在5款充电器分别充电到30分钟时,使用红外线测温枪检测充电器、充电器接口、手机接口和手机机身背面共4个部位的温度。
(gif)
从数据来看,5款产品的表面温度都有明显升高,均在35°C以上,其中努比亚发热比较明显。分别触摸5款充电器,能真实感受到有热量,但不至于烫手,这对于快充来说也是客观存在的。
充电温度对比 |
|||||
样品 |
苹果 |
绿联 |
安克 |
倍思 |
努比亚 |
环境温度 |
24℃ |
24℃ |
24℃ |
24℃ |
24℃ |
充电器温度 |
36℃ |
35℃ |
36℃ |
36℃ |
37℃ |
充电器接口温度 |
26℃ |
28℃ |
30℃ |
28℃ |
30℃ |
手机接口温度 |
26℃ |
30℃ |
33℃ |
30℃ |
30℃ |
手机机身温度 |
34.5℃ |
36.5℃ |
37℃ |
36.5℃ |
36℃ |
评分 |
19.0 |
18.0 |
17.5 |
17.9 |
18.0 |
大家最关心的手机机身温度上,苹果的表现最佳,这应该跟它的体积大有关,散热面积相对更大,发热情况也就好一点。其他4款的温度比较接近,安克略高一些。
充电性能评分 |
|||||
样品 |
苹果 |
绿联 |
安克 |
倍思 |
努比亚 |
充电功率 |
18.5 |
19.5 |
19.3 |
19.0 |
18.4 |
充电速度 |
18.8 |
19.5 |
18.0 |
18.5 |
19.0 |
充电温度 |
19.0 |
18.0 |
17.5 |
17.9 |
18.0 |
综合评分 |
56.3 |
57.0 |
54.8 |
55.4 |
55.4 |
经过了漫长且考验耐心的测试,5款充电器的充电性能评分也出来了,综合评分其实是非常接近的,绿联略胜一筹,苹果以0.7分之差排名第二。
结论
测试项目全部结束了,5款充电器的综合得分如下:
样品 |
苹果 |
绿联 |
安克 |
倍思 |
努比亚 |
基本规格 |
7.0 |
8.8 |
7.9 |
8.3 |
9.0 |
便携性 |
8.0 |
14.0 |
12.6 |
11.6 |
13.6 |
兼容性 |
11.0 |
13.5 |
12.0 |
13.5 |
14.0 |
充电性能 |
56.3 |
57.0 |
54.8 |
55.4 |
55.4 |
总分 |
82.3 |
93.3 |
87.3 |
88.8 |
92.0 |
首先,超过90分的得分是硬实力的最好证明,分别是绿联和努比亚。
绿联以93.3分位居第一,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出彩,支持协议多、充电速度快,足够轻盈小巧,又有折叠设计,整体便携性最好。
排行第二的是努比亚,综合表现可圈可点,兼容性最强,充电性能表现也非常不错,带有折叠设计,便携性很加分。
安克和倍思的分数非常接近,两者各有优势,前者更小巧便携,后者兼容性好,充电速度给力。
而苹果因为体积、重量和价格等因素,分数较低,贵在散热更好。
好了,本次测试就到这里了,希望能对你选购充电器有所帮助。应该不会有人买了iPhone12,却还在用5W充电器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