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天,杭州企业嘉楠耘智发布的全球首个成功量产7纳米芯片的新闻持续刷屏。
本文引用地址:http://www.eepw.com.cn/article/201808/390472.htm
在这个谈“芯”色变的时期,这则消息让很多人大呼“痛快”,更有自媒体直言:“这是中国芯片胜利反击的辉煌一刻,更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一刻!”
然而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,在为7纳米芯片欢欣鼓舞的同时,却直言其并未实现颠覆性的变革。
这是一款什么样的芯片?为何在成为“全球首创”的同时,却依然未能改变杭州集成电路产业的“芯”头之痛?
全球首个量产7纳米芯片是什么?
全球PCB打样服务商捷多邦了解到,嘉楠耘智是一家来自杭州的区块链领域企业,主要从事比特币矿机研发、生产与销售,还有与矿机相关的芯片设计。
公开信息显示,这款7纳米芯片,由台积电代工生产,首先应用在阿瓦隆区块链超级计算机A9上,以提高矿机的算力、降低能耗。
这其中,出现了两个关键词:从事与矿机相关的“芯片设计”,由台积电“代工生产”。
业内人士表示,杭州集成电路产业的痛点,就是“设计强,制造弱”。嘉楠耘智这款芯片,仍然属于在设计领域的“首创”,而非制造领域的突破。
显然,与设计相比,“制造”能力在业内分量更重。
从全球来看,芯片制造的核心生产工艺,掌握在少数几家代工厂商手中。目前全球范围内能量产7纳米芯片的厂商凤毛麟角,台积电在今年二季度刚刚实现。
可以说,嘉楠耘智是在台积电的“助攻”下,“抢点后临门一脚”,摘下“全球首个”桂冠。
再往深处想,作为一家主要从事比特币矿机研发、生产与销售的企业,嘉楠耘智生产的是一款特定领域的专用芯片。
该名业内人士称,虽然它也值得“庆贺”,但与手机芯片相比,矿机芯片的“功能较为单一,研发和制造成本相比手机芯片也要低得多”。
“它是专业领域的一个突破,还远远达不到‘这是中国芯片胜利反击的辉煌一刻’的程度。”
杭州“芯”头之痛在哪里?
捷多邦了解到,嘉楠耘智负责研发设计、台积电负责代工生产。这一模式,事实上是杭州目前集成电路产业现状的一个缩影。
在杭州的数字经济中,电子商务、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与大数据等“软”产业发展迅速,但集成电路等“硬”支撑缺乏。对应到集成电路产业中,也是“软”强“硬”弱——集成电路设计的竞争力名列全国前列,但封测与制造领域就较为薄弱。
作为首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基地(全国七个)之一、浙江省集成电路的核心区域,杭州集聚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企业。据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报告,全省85%以上的设计企业和95%以上的设计业务收入集中在杭州。涌现出士兰微、中天微、国芯科技、中科微、矽力杰等一批明星企业。
但杭州至今却没有一条集成电路芯片代工生产线。士兰微的生产线只局限于本企业生产,其他设计企业芯片加工只能去上海、江苏、台湾等地。
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去外地进行芯片加工,带来的是流片成本高,流片周期长,从而带来竞争力弱化、市场流失。
尤其令人担忧的是,作为“轻资产”的设计企业,一旦大批量向封测、制造密集区集聚,将导致杭州在集成电路领域的优势迅速丧失。
而没有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撑,杭州发展数字经济就没有驱动力。
因此,要继续保持杭州在信息经济领域的先发优势,就必须从根本上解集成电路产业的“芯”头之痛,制造、设计两手都要“硬”。
未来“强芯”之路怎么走?
鲜花与掌声,并未让人迷失方向。
对于杭州集成电路产业的现状,主政者看得很清楚,并且正在根据实际情况“对症下药”。
捷多邦获悉,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,杭州发布了14条专项政策,进一步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,赢得业内人士的一片掌声。
而在此前公布的《杭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》中,杭州已经明确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路径:以集成电路设计业为突破口和主要抓手;制造业重点发展特色工艺技术,兼顾封装、材料与设备;以整机应用牵引,争取国家“芯火”平台在杭州落地。
除了政府的政策引导,各大龙头企业也在集成电路领域频频发力:
2016年11月,中电海康磁旋存储芯片研发及中试基地项目落户青山湖科技城,这是国内第一个12英寸磁旋存储芯片研发项目。以该项目为核心,打造了浙江省微纳技术研发开放平台;
去年9月,总投资10亿美元的日本Ferrotec大尺寸半导体硅片项目落户大江东,进一步增强杭州在集成电路原材料方面的竞争力;
今年以来,阿里巴巴或投资、或收购了国内多家芯片相关领域企业;旗下达摩院正研发一款神经网络芯片,将运用于图像视频分析、机器学习等AI推理计算……
漫漫长路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
为嘉楠耘智的坚持与努力点赞,更翘首期待制造领域的“嘉楠耘智”,早日诞生。